iCAN未来机器人创业挑战赛中北大学校赛通知
各学院及相关单位:
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落实《“十四五”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》,同时为2025年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未来机器人创业挑战赛选拔优秀项目,免费色情片
决定举办2025年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赛事背景
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始于2007年,是鼓励原创精神、培养创新思维、提升实践能力的大学生综合性创新赛事,2023年入选《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》竞赛目录第54项。本次校赛聚焦未来机器人领域,旨在挖掘免费色情片
优秀机器人项目,推动人才链、创新链、产业链深度融合。
二、参赛对象
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在校学生(含高职、专科、本科、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)或毕业十年内的学生,以团队形式参赛,团队人数2至5人。每人仅限参与1个团队,每支团队指导老师数量不超过2人,同一老师可指导多个团队。
三、官网报名时间
2025年9月1日至10月31日。
四、报名渠道
参赛项目需于10月31日前通过大赛官网(www.g-ican.com)完成报名和组队,报名结束后不可修改团队信息。
五、组别设置
(一)创新组
以高校创新和科研项目为核心,重点征集具有技术前沿性的解决方案,鼓励校企联合攻关及跨学科融合项目,强化产教融合与学术成果转化。
项目要求:符合六大参赛方向(医疗健康机器人、家用服务机器人、特种机器人、工业协作机器人、物流机器人、关键部件及技术),且在2025年10月31日(含)前未进行登记注册,尚处于项目计划书阶段的项目。
团队要求:队长须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核心成员,队长及队员均须为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在校学生(含高职、专科、本科、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
(二)创业组
面向高校孵化企业,聚焦产业落地与商业价值,重点征集具备商业化潜力的产品,鼓励提交已进入试点或量产阶段的项目,推动技术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。
项目要求:符合六大参赛方向,且在2025年10月31日(含)前已进行工商登记注册或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相关机构创业项目。
团队要求:队长须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核心成员,队长及队员均须为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在校学生(含高职、专科、本科、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)或毕业十年内的学生。并且在项目的股权结构中,队长的股权不得少于10%。
提交材料:商业计划书,实物演示视频、答辩PPT,后续参赛须提供实物作品参与评审。
六、参赛项目要求
参赛项目需聚焦未来机器人,征集人形机器人、仿生机器人、多足机器人等领域科技创新技术与应用。
参赛项目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,必须为参赛团队原创项目,使用的核心技术、知识产权为参赛团队所有或经技术持有者书面授权,具有创新性和商业价值,且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,凡参赛团队必须接受大赛有关免责条款。
参赛团队须遵守大赛规则和赛程安排,积极配合大赛组委会的各项工作,按时在大赛官网(www.g-ican.com)提交各阶段比赛评审所需材料(含选手身份信息、作品发布链接等)。并关注大赛官方公众号(iCAN大赛)及时获取大赛通知及赛事资讯。
七、赛程设置
参赛报名、作品制作(9—10月份)
所有参赛团队统一通过大赛官网(www.g-ican.com)报名,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10月31日。
校赛日期:官网报名结束后具体安排,届时关注校赛群通知。
八、评审规则
(一)创新组
以“技术创新性、商业潜力、方案可行性”为核心,按100分制评审,具体分值分配及标准如下:
创新性(30分):强调原始创意价值、跨学科融合度和思维模式突破;
商业性(25分):强调市场需求匹配、商业模式可行性和社会价值;
技术方案(25分):强调技术成熟度、核心壁垒和可扩展性;
产品介绍(20分):强调表达逻辑、团队协作和实物展示。
(二)创业组
聚焦“团队能力、技术产业化、市场竞争力”,从五大维度评分,总分100分:
创始人背景及核心团队构成(20分):强调专业匹配度、团队完整性和创业经历;
项目创新性及技术先进性(30分):强调技术领先性、专利布局和迭代潜力;
项目市场化能力(20分):强调市场验证、竞争分析和营销体系;
项目融资潜力(20分):强调财务健康度、融资规划和资本吸引力;
项目落地昌平区意向和规划(10分):强调落地可行性、产业协同和本地化规划。
九、联系方式
校赛群联系方式:群号78941136
校赛负责人:霍炳霖 联系方式qq:1761566151

创新创业学院
2025年9月26日